7月4日至7日,由学校党校主办、六安市委党校承办的“2025年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安徽六安顺利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本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全校2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平均年龄35.4岁,党员教师22人,具有年轻有活力、政治素质高的特点。培训以“行走的党课”为主线,精选大湾村、马鬃岭、舒茶纪念馆、淠史杭工程展览馆等红色教学点,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主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学员在学思践悟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坚持与现实紧密贴近:初心使命具象化
在金寨县大湾村,学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深入了解该村脱贫振兴的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产业脱贫、政策脱贫等举措,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大湾村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深刻道理,让抽象的初心使命在现实中有了鲜活的案例。
理论学习
参观大湾村
坚持与历史直面对话:精神伟力现实化
在马鬃岭,学员们在40度的高温下重走红军路,切身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舒茶纪念馆和九一六茶园,学员们回顾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感悟群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学员们通过今昔对比,见证了人民群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历程。学员们深有感触,虽然当代中国已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但蕴藏在党史、国史中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召,正激励着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与时代同行。
马鬃岭步道
舒茶纪念馆
龙河口水库纪念馆
淠史杭工程展览馆
坚持与专业有机融合:科研成果实效化
在乡村振兴一线,学员们发现科技成果正在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光伏发电板不仅点亮乡村,还为菌菇培育提供遮阳;5G网络覆盖让直播带货、远程医疗成为可能。研讨中,学员们感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对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行动自觉。
团体辅导
小组研讨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通过视频回顾、代表发言、火炬传递和誓词宣誓等形式,分享了培训收获。校党委副书记贺莉在总结时指出,本次培训政治性与思想性并重,实践性与体验性结合,注重创新性与互动性,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她对年轻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大先生”;二是立足学科前沿,在科技创新中争做“科技尖兵”;三是注重团队协作,共同攻克教学科研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结业仪式
合影留念
下一步,党校将立足实际,持续优化培训体系:一方面深化国情校情教育,增强教师使命认同;另一方面创新培训模式,推动教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改革实践。通过务实有效的培训,更好服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