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关于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城市时空智能治理能力,聚焦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的要求,由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管理学院团委和公共管理系承办,上海理工大学江畔聆海工作室协办的“话发展之道,谋复兴之势——我为复兴岛发展建设献一计”活动于4月至6月开展。
复兴岛全貌
复兴岛1906年其雏形形成,1915~1934年经人工筑堤并吹填泥土成型。现如今,作为黄浦江上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以“人民岛”为发力点,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指引下,聚焦“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基地”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人民共享区,未来值得期待。而作为1906年建校,与复兴岛仅百米之隔的上海理工大学来说,复兴岛既连着上理这一校情,又连着黄浦江这一社情,因此引导学生结合校史校情,运用专业所学与“人民城市”理念相融合,能为打造人人满意的高品质城市地标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上理学子的智慧与担当。
活动发布后,师生充分发挥学科特长,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案例论证等形式,聚焦复兴岛“数字岛、设计岛、人民岛”三岛功能定位,共建言献策130余份,内容涉及未来生活场景、青年创新创业、绿色生态体验、文化活力焕新、全龄友好社区、智慧城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文体赛事服务、公共空间塑造等诸多方面,最终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2份报告获奖,其中3份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并于6月20日在管理学院910会议室对建议内容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在后续进行了持续沟通。
在交流会上,23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宋俊杰同学对投交的“三位一体创新驱动・水陆协同赋能——复兴岛运河高校融合型活力运动区开发规划”进行了详细描述,23级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本科生王雨欣同学分享了“提升复兴岛文体赛事服务水平的建议”,23级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李燕介绍了“基于交通工程专业视角形成的复兴岛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他们利用专业知识梳理出复兴岛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多项核心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随后,杨浦区规资局、杨浦区体育局、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分别结合建议进行了回应。
交流现场
此次活动通过政校联动搭建了社会治理参与平台,方案既关注宏观规划,又着眼微观体验,为复兴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创新思路,既能激发青年学子以专业能力服务城市发展的热情,也为复兴岛建设凝聚了兼具科学性与温度的上理智慧。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