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基础学院第十四届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在基础学院报告厅举行,本届大赛由“虹润新生创新基金”赞助。学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相关专业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出席并担任决赛评委,基础学院班子成员出席,2024级基础学院学生观赛。
活动伊始,基础学院院长马军山在致辞中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核心驱动力,而创新更是激活这一体系的关键引擎。他强调,学校始终将双创教育置于战略高度,近年来学校凭借扎实的培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在各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彰显出强劲的育人成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基础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办学目标,将双创教育融入大一新生培养体系,为青年学子播撒创新启蒙的种子,厚植未来成长的创新基因。马军山寄语在场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希望大家永葆探索热忱,充分依托学科专业资源,在更高层次的学术与实践平台上突破自我,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
决赛现场,10组入围项目围绕“创新性、可行性、科学性、实性”展开激烈角逐。从智能传感设备到环保材料应用,从医疗辅助系统到工业自动化方案,项目涵盖多学科交叉领域。答辩环节中,各组主讲人以5分钟限时陈述展示项目核心技术。评委提问环节,选手们从容应答,展现了扎实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思路。
决赛现场
经过项目陈述、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最终,参赛项目《智能宠物服务机器人系统》获特等奖,《基于stm32 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数字化点餐系统》获一等奖,《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神话体系的整理、翻译与传播——从哪吒2入手》《可触知教学场域构建:智能白板与盲文触觉终端的协同系统》《校园共享经济平台》《uwb 跟随车系统》《基于 opencv 的垃圾回收机器人系统》《碳纳米管柔性水浸传感器》《会叫人的飞机行李——基于 UWB 的飞机行李快速找寻装置》等七个项目获二等奖。
比赛结束后,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臣学对大赛进行总结点评,他对参赛同学展现出的创新意识和辛勤努力表示肯定与赞赏。他表示,在项目推进中,过程的价值往往超越结果本身,在团队协作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在攻坚克难时积累的经验教训,不仅赋予结果真正的分量,更在探索路上沉淀为可持续生长的能力内核。现阶段的学识储备与技术能力或许尚存提升空间,但大学时光赋予我们试错与精进的广阔舞台。只要同学们保持对创新的热忱,在选定的领域持续深耕,随着专业知识的系统建构与实践经验的层层累加,终将在认知维度与技术边界上实现质的突破,收获超越预期的成长馈赠。
李臣学点评
张鲁潮为获得特等奖的项目小组代表颁奖
高秀敏、苏明旭为获得一等奖项目小组代表颁奖
崔海坡、陶海峰为获得二等奖项目小组代表颁奖
后续,基础学院对于本届创新创意大赛复赛、决赛的部分项目作品,会提供进一步技术与基金支持和专利申报辅导。对于评委充分肯定的项目及确有市场价值的项目进一步孵化,挖掘潜力。基础学院将继续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激发广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