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光盘”技术助推我国光存储领域迎新进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1-26浏览次数:0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我国数据存储技术的提升策略,正成为产学研各界密切关注的核心议题。

20242月,由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领导的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以“Pb级超分辨纳米三维光盘技术”(A 3D nanoscale optical disk memory with petabit capacity)为题的最新研究。这项被诸多媒体称为“超级光盘”技术的新成果,在存储领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能让巴掌大小的光盘,拥有1.6Pb的存储量。据Altmetric评价系统(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体系)显示,在《自然》刊发的所有论文关注度排行榜上,该成果关注度位列前3%

1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发布,顾敏院士团队凭借“超级光盘”技术成功入选。同时,该技术亦荣获“2024中国光学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殊荣。顾敏院士团队不仅在数据存储领域探索出高效且稳定的创新方案,更为光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铺设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引领着科技前沿的革新与飞跃。

“从事科研工作,犹如踏入一个未知迷宫,凭借智慧与毅力赜探隐索,在曲折蜿蜒的路径中寻找那条通往真理的神秘大门。”顾敏院士带领团队从未止步,在“超级光盘”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在光存储及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他们把“触角”交叉伸向了新材料领域,以期通过研究上转换材料、钙钛矿材料、晶体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提升存储密度与读写速度,并为数据的长期安全保存和重复使用提供有力保障。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顾敏院士带领张轶楠教授又传来好消息:团队成功实现了基于飞秒激光光刻技术的钙钛矿时域可编程全息和光学神经网络。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光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实现更高容量的存储提供了可能,通过光计算与光存储技术的结合,有望实现存算一体,进一步超越Pb存储容量。在2024121日举办的首届CCF中国存储大会上,顾敏院士详细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光存储技术进入超Pb时代的美好愿景,他表示:“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相信未来超级光盘存储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中新网上海

原文链接:https://www.sh.chinanews.com.cn/kjjy/2025-01-24/132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