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国际交流处承办的“2024低碳环境国际会议”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会议以“数字赋能,‘智’理环境”为主题,聚焦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绿色能源、清洁生产等领域加强合作;数字化、智能化如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与低碳目标提供新路径;怎样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为国际生态环境改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研究生参会。线上参会人数突破2万。
会议现场
开幕式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岳海洋指出,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低碳发展已是国际共识。科技进步推动人工智能逐渐融入生活,为环境治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会议紧扣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期待与会专家深入探讨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融合,为全球低碳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窦世学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碳中和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包括二硼化镁超导应用、钠硫电池技术突破及绿氢产业升级,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则从暴露科学、健康危害及风险评估三方面分析了环境健康的瓶颈,强调大气污染和极端天气对健康的威胁,并指出未来发展将聚焦大环保、大健康与双碳产业的低碳环保方向。
同济大学戴晓虎教授介绍了国家固废专项,强调固废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有机固废的研究热点与资源化方向。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Joseph Sarkis教授系统讲解了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建议加速绿色生产与数字化融合,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回收。上海理工大学赵来军教授提出新的省级绿电与绿证合作模型,通过合作博弈论和Shapley值法优化各省绿色发电,降低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总成本并公平分配收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张立安教授介绍了澳大利亚含碳废弃物增值化处理中心的研究,讨论了废塑料热解制备化学品的关键技术,并强调了社会科学及废弃物利用相关政策和法规研究的重要性。法国马赛大学Eric Lichtfouse教授分享了在高水平环境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华东理工大学崔长征教授则阐述了绿色低碳背景下石化场地修复的接力技术,提出未来修复方向……
颁发主旨报告证书
本次会议设立了线上同步直播平台,并充分利用AI在线翻译,实现了中英文同声传译,方便国内外参与者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动。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有助于推动环境科学与工程低碳领域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理工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408706667223440454&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e1941a449c0a88663000j&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840870666722344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