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公共外交如何服务于解决全球治理中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面对这些时代命题,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共建的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组织各方力量,加强对海外公共外交著作的翻译和研究,助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
2024上海书展首日,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心活动区举办“公共外交连四海 法治中国砥砺行——‘公共外交译丛’、《法治中国:从上海世博会到进博会的探索实践》新书发布会”。由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策划的国内首套“公共外交译丛”的最新译著《人类社会的跨界者》《外交礼物:50件礼物中的历史》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长周汉民主编的《法治中国:从上海世博会到进博会的探索实践》集体亮相。
“这三本书为深入理解和参与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周汉民介绍,《法治中国》一书详细展示了中国在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重大进展,特别是自贸区的设立,为国家的开放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该书深入探讨了进博会的相关法律问题,重点强调了海关规定、免税政策以及贸易与投资的协同发展。《人类社会的跨界者》提出了公共外交的三大逻辑,从个人主义、关系主义到整体主义,强调跨界的意义不仅限于职业与学术,更在于求同存异、寻求共识。《外交礼物》通过五十个国礼的案例,展示了各国独特的文化思考与对友谊的尊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熊猫外交与援建项目,充分体现了公共外交的深远影响。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介绍了“公共外交译丛”和《法治中国》的出版工作。他指出,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出版的“公共外交译丛”为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并逐渐成为出版社学术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通过三大核心案例展示了中国涉外经贸法治建设的成就,为国际法治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著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公共外交理论的发展,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中国的法治理念和实践经验。
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原党组副书记、原副局长汪均益表示,申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接轨世界规则的重大事件。《法治中国》系统梳理讲述了我国涉外法治从无到有、不断建设完善过程中的探索和攀登;结合上海世博会、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等涉及全国但又特别与上海有关的事件,体现了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推动和带动作用;体现了对开放推动改革、改革促进发展的辩证思考。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沈国明表示,《法治中国》既是一部理论读物,也是充满了故事的历史读本。该书回溯了我国涉外经贸法治发展的全过程,重点论述了上海世博会对我国涉外经贸法治的推动。作者团队着力探讨涉外经贸法治新格局的构建以迎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研究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进一步对接与融合,可以说充分地延续和传承了世博会精神。在当今经济和国际形势背景之下,读者可从此书中获得很多教益。
“在全球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外相互了解至关重要。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国际化办学和公共外交研究,支持翻译出版公共外交译丛,旨在为创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智力支持。”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副理事长兼院长王凌宇表示,今后学校将重点支持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在公共外交实践、科研咨政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工作,通过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展示中国科技和上海魅力;致力于构建中国“公共外交话语”体系,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并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公共外交人才,适应全球数字化时代需求。
来源:上海杨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aM3b1OuHsAtl33omUo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