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热沃土”,“热带雨林”向“新”而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4-10浏览次数:0

走过20年的创新蝶变之路,因“杨树浦”得名的杨浦如今已进入“创新发展再出发”阶段,厚积而薄发,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热带雨林”绿意葱茏。

眼病智能检测交互系统、智能液压假肢膝关节、皮肤色素性疾病治疗机器人……医工交叉论坛上,高校、园区纷纷抛出各专业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合作意向。打破区域界限和组织壁垒,党建联建成功串起大健康领域“产业链”,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伏笔”;在已经形成的营商服务矩阵的基础上,高校、街道探索共建创新生态楼宇群和学习型园区,“社区中的大学”,将让城市与校园、人文与商业、历史与未来“互联互通”;数据跨境流动“新规”“新”在哪儿?宣讲会“干货”满满,企业心怀问号而来,带着解答而归……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长势”,因“土壤”而起。从“杨树浦”到“杨数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最热沃土”之上,“热带雨林”始终向“新”而生。

党建联建成功串起大健康领域“产业链”,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将“健康中国”推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光依靠医学、理工科专家“单打独斗”或者企业“单枪匹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跨界”携手、深化合作,以党建联建串起“产业链”“创新链”,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碰撞出更多丰硕成果?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海理工大学健康学院在党建深度融合中积极“寻宝”。眼病智能检测交互系统、智能液压假肢膝关节、皮肤色素性疾病治疗机器人、一体式心肺复苏仪……日前,在2024年“校企医监研(5+X)党建联盟”年会暨医工交叉论坛上,来自沪苏两地的校、企、医界专家学者及企业家齐聚,会议主办方——上海理工大学及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纷纷抛出各专业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合作意向。

当天,党建联盟朋友圈再“+4”——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苏州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成员正式加入。

此次党建成功串起“产业链”,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伏笔”——2012年,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后更名为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健康学院”)党建联盟从大健康领域启航,先后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杨浦区市东医院、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20余家企业、医院、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开展联建;2021年6月,“上海理工-交大医学院苏州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入驻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为园区重点支持和建设的平台;2023年10月,上理工健康学院携手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及园区生物产业发展公司签署党建联建协议,有力推动党建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如今,党建联盟已升级蝶变为“校企医监研(5+X)”党建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合作平台,成为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春暖花开时节,我们相聚举办党建联盟年会暨医工交叉论坛,不仅是党建工作的分享与交流,更是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希望专家学者与企业家能够借此机会更深入了解、碰撞合作火花,赋能医工交叉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许文清说。

党建联建打破区域界限和组织壁垒,不仅让校企医监研联动发展形成倍增效应,还推动人才的培养提质升温。上理工健康学院与苏州恒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天心星机器人有限公司、都莱美(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馨鑫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通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建立校企实习实践基地,为苏州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创新人才。

在上理工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姚秀雯看来,党建联建机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融合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构建“横向扩展、纵向深入”的党建联建合作体系,协同联盟成员以科技创新培育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依托党建联建平台,上海理工-交大医学院苏州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独墅湖医院等单位,分别签署科研项目及转化医学平台合作协议,激活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密码”。

上理工党委副书记孙跃东表示,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上海理工大学将构建长周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关注校企医监研(5+X)党建联盟发展,加强与社会各界深入合作,推动高校与合作单位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原创性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社区中的大学”,将让城市与校园、人文与商业、历史与未来“互联互通”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构建起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生态圈”,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全面深化“三区联动”新内涵,开拓“三城融合”新路径……近年来,杨浦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精准把脉企业需求,7年发布7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以最高效率服务企业发展。

如今,深化校企共建有了全新探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是国内首个与社区充分融合的开放式学院,预计于年内投入使用。

日前,复旦大学EMBA2024首场招生政策发布会暨政企交流对接会,在杨浦区湾谷科技园举行。会上,复旦大学EMBA项目负责人和新江湾城街道楼宇发展自治联盟代表共同签署《关于共同建设杨浦区新江湾创新生态楼宇群和学习型园区合作备忘录》。

今后,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活动开办、交流学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包括推荐成员单位核心高管报考复旦大学EMBA项目,给予符合条件的学生奖学金,在楼宇(园区)设置复旦大学EMBA学习体验区,每年按需选派若干名学生到成员单位实习等。

“这一备忘录的签订不仅是高校优势赋能园区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属地政府盘活辖区资源,深化校企共建的全新探索。”新江湾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江湾城社区拥有丰厚的空间载体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街道产城融合一网式营商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政策服务、楼宇服务、企业服务、风险预测等多个维度,有效链接政府资源和企业需求,形成了数字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矩阵。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的投入使用,将助力新江湾城营商环境的“升温”。采用街区式布局,不仅拥有报告厅、图书馆、教室、办公室、会议中心等传统的教育功能设施,还设有剧院、博物馆、画廊、俱乐部等文化机构……“社区中的大学”,将让城市与校园、人文与商业、历史与未来“互联互通”。

据介绍,下一步,新江湾城街道将通过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发挥商会桥梁作用、做优数字营商平台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营商服务网络,做好服务企业的“勤务兵”,为杨浦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投资促进“最热沃土”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数据跨境流动“新规”“新”在哪儿?企业心怀问号而来,带着解答而归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跨境流动早已不是新鲜事,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在此过程中保护信息安全势在必行,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判断数据“出境”的“合法合规门槛”有一定难度。

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这一新规的一大亮点就是回应企业对于数据出境是否合规的担忧,提升现行数据跨境传输制度的操作性,降低了中小企业数据出境的业务合规难度。比如,设置三类数据出境数量门槛,分别对应“完全豁免”“豁免适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强制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三类业务合规要求。

4月2日,上海得物法务数据合规负责人徐燕带着一连串“问号”,来到杨浦区数据跨境政策系列宣讲会(第1期)的会场,“我们对新规有很多疑问,特别是新规和之前比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要更新哪些合规动作。”

“实际操作中,数据识别是很重要的一步。譬如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是指什么?究竟如何判断?我们可以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来看……”此次宣讲会上,上海市网信办、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专业人员为超百名企业代表解读新规。

除了政策解读,还有高频问题解答、实操辅导……一个多小时的宣讲,可谓“干货满满”。

“现在明确了,我们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的当下场景是符合豁免条件的,很方便了。当然对于用户数据、员工个人信息等,我们会做好保护工作。这次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听了宣讲后,徐燕心中的“问号”得到了解答。

当前,杨浦正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力、创新产业竞争力、创新生态生长力、创新环境吸引力”,全面升级“改革提升、助企聚能、监管提质、产业强链”四大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投资促进“最热沃土”。“最热沃土”,“热”在尽最大努力消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温差”,企业感受与政府政策之间的“温差”。

在会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不少企业代表意犹未尽,针对数据流动业务实例提问。达达集团上海公共安全事务部副总监王玄说:“我们企业是存在数据跨境传输的,哪些需要单独申报、如何申报,这些问题光靠自己琢磨不一定有‘正确答案’,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解答。”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杨浦将继续为企业提供数据跨境流动辅导服务,打响“杨数浦”产业品牌,打造各类企业纷至沓来、各路英才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热土。


来源:杨浦时报

原文链接:https://yptimes.shyp.gov.cn/html/2024-04/09/content_9400_17226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