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思路
1.明确目标
通过回溯学院院史,赓续立德树人初心,薪火相传,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学院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制定计划
根据实施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展示内容与形式、宣传推广策略等。
3.落实措施
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团队协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顺利呈现。
二、实施过程
1.梳理历史资料
学院成立了由部分退休教师和在职教职工,以及校友组成的工作小组,通过档案资料收集,组织在校学生或青年教师参与对学院老领导、老教师及校友的访谈,以及邀请老教师、校友撰写回忆录等方式对沪江城中区商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等历史内容进行编撰整理。
2.研究历史发展
研究学院历史沿革、发展历程、重要大事和重要贡献。深入挖掘管理学院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凝练干事创业精神和发展经验。
3.建设文化品牌宣传推广
根据整理研究的结果,形成展示内容,包括出版书籍、制作视频、印制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展示管理学院的院史发展中特色和亮点,体现其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通过各类宣传渠道,推广管理学院院史文化,提高学院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的影响力。
4.总结发展经验,秉承薪火相传
通过总结学院院史的发展经验,弘扬学院优秀文化传统,挖掘提炼先进典型事迹,铭记奋斗光辉历程,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交流分享会,引导教师践行办学理念。通过学术报告和老教师讲党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践行优良学风。选树先进教师典型标杆,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携手老教授共促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设立教学竞赛、院长科研午餐会,提供培训和支持,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三、实施成果
1.形成丰富的文化品牌:通过项目的推进,我们成功地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品牌,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形象和文化符号。具体成果包括 :
①成功召开“传承创新臂话宏图,协同共进庚续华章”新管理学院15年建设成就巡礼庆祝活动,并梳理学院建院以来的大事形成学院大事纪宣传册进行宣传推广。
召开新管理学院15年建设成就巡礼庆祝活动
制作学院大事纪宣传册
②成功召开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中新网、新民晚报、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25周年纪念册》基础上整理印制《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册》。
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25周年及40周年纪念册
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
③出版《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发展史》,本书主要从历史沿革角度阐述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以1979年钱学森支持下创立的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前身)系统工程学科为源头,分别整理和厘清了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的肇始与渊源,挖掘了相应的数据资料并予以详尽梳理,给出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转折性事件及重要人物,并总结阐述了学科多年来的建设概况及取得的成就。
出版《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发展史》
④采访商学院第一任书记吴元骠,系统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车宏安,管理学院老院长、系统科学学科带头人高岩,录制三位管理学院的老教授的口述采访,制作“历史照亮未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口述历史纪录片。
录制管理学院老教授的口述采访纪录片
制作口述历史纪录片
⑤选树“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靖、刘勤明,秉承薪火相传,作为先进青年教师典型,制作“立德树人守初心,榜样引领担使命”师德师风系列微视频,宣传教书育人、勤奋科研先进典型的事迹,发扬传承学院干事创业精神,凝聚人心,为加快学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
制作师德师风系列微视频
2.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每月举办一期活动,针对教学、育人、科研已连续开展6场活动。学院打造“沪堂汲话”文化品牌,通过沙龙形式,每年举办10余场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老教授、杰出校友和优秀学生等做客交流,学生在其中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宣传推广和组织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师生们都能够感受到学院的文化魅力。
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
打造“沪堂汲话”文化品牌
3.提升学院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通过展示学院的历史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学院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增强了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4.培养优秀的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
通过弘扬学院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见贤思齐,我们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育人骨干、科研骨干等青年教师典型,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多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曙光学者、扬帆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学院青年教师赵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赵靖、刘勤明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金课、名师不断涌现。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葛玉辉、车丽萍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5.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通过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我们成功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为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