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造出版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我校召开。论坛由我校主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协办。20余位国内涵盖传统出版、网文出版、游戏出版、音频出版、电竞文化及版权经营等领域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以及媒体代表应邀出席,百余位师生学者与会,紧紧围绕“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造出版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主题,从产教融合切入,交流真知灼见,共谋未来发展。
在论坛开幕式上,学校总会计师赵明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版艺学院党委书记张华主持开幕式。
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中国画报协会会长刘建生介绍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构成和最新成果,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系列讲话的核心与要义。他指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持走,目标明确、笃行不息、戮力前行、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技术与内容创新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必然选择”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回顾了出版行业的发展历史,阐释技术推动出版走向融合发展的历程。“基于超文本和互动性的场景互融给延续了上千年的文本内容应用场景带来了新的想象力,技术与内容创新是出版企业的必然选择。”敖然指出,面对数字内容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应拥抱技术,“跳出出版看出版”。
伴随技术飞速发展,AI技术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工智能出版物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亟待解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健认为, AIGC在信息采集、内容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变化,催生了相关新兴职业,但同时也存在认知窄化、文化污染、产业风险等不可忽视的风险。版艺学院教授、博导张新新在题为“生成式智能出版:著作权归属与法制治理”的演讲中这样说道。他就ChatGPT等人工智能制作权归属,及其本身与当下和未来能否享有著作权,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法律目前可能尚未接受变革和进步,但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立法者应当与时俱进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接受重塑版权法的挑战,制定新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张新新表示。
喜马拉雅FM 版权产品中心总监张晨晨就喜马拉雅的版权管理以及数字化赋能的成功实践进行分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自上而下的,如果缺乏坚定的信心,数字化转型将极其困难。”张晨晨分享了喜马拉雅整个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并表示该项数字化赋能版权管理的工作完善了喜马拉雅的生态系统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让喜马拉雅上下游产业链的用户规模以及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童力军展示了辞书出版社旗下的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这款工具书数据开放平台让观众们看到了数据可视化的魅力和阅读的力量。
看见音乐产业促进中心副总裁胡小惟介绍了看见音乐通过音乐识别技术解决维权问题,他认为构建标签体系的关键在于用标签定义每一个用户,而能精准描述“人”的标签体系是实现音乐资产增值的重要环节之一。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送出去”不如“卖出去”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教授、博导徐剑分享了他针对中国游戏出海的最新研究,他认为探讨全球问题时要关注东南亚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卖出去’的效果比‘送出去’的效果更好。”目前中国最被全球接受的、最有文化出海潜力的产品就是中国的游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上海游戏公司凭借着秉持全球化、深度本地化、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营造健康的游戏青年文化和粉丝文化的理念和方法,成功实现了在东南亚的“破圈”。融通中外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和路径方法,为文化产品出海提供新思路、新启发。
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夏文婷从米哈游当前最热门的游戏《原神》提起,认为游戏正在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数字名片”。“米哈游的发展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语言讲述我们的故事。”她认为米哈游的文化底蕴主要分别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数字技术—文化审美以及虚拟体验—现实生活来表达。她强调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不仅要用世界文化讲故事,我们还要用我们的文化讲故事。最后,她认为青年人作为这个时代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创新,需要不断激发年轻人的共鸣。
上海电竞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沁沁提到,电子竞技产业近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全球目光,赛事是电竞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电竞赛事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未来综合性运动会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电竞元素。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夏文婷,上海瑛麒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易旦两位行业代表分享了文化企业进行产品“出海”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版艺学院教授、博导任健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角度,提出关于上海文化城市软实力建设,打造世界级出版IP的思考。要在梳理上海文化基因、文化原型、文化传承基础上,拓展全球视野,借鉴他人做法,美美与共,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IP。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执行董事,中版版信(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承用生动真实的案例为在场嘉宾分享版权文旅的新生力量。“数字版权、数字资产是数字创新与数字赋能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与桥梁纽带。”要用技术设施构建的数字体系,赋能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裂变新价值,搭建新生态。版艺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系主任、教授张博提到,当下,出版公司在积极探索IP多元运营变现方式,内容社交平台为图书出版增添了活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原董事长、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任义彪作“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演讲,他从四个方面陈述了对外文化贸易建设的主要实践和启发。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郜玉金作了关于阅读变迁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演讲,他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版艺学院院长蔡锦达作闭幕致辞,他表示,学院一定要将这次论坛的重要收获付诸实践。本次论坛从主办方、协办方的学科特色与业界资源的实际出发,凸显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理论品格的深刻解读和有力贯彻,体现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要求,表达了全民族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共同愿望。
合影留念
供稿:版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