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艺学院作为理工科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工文艺三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蕴理,为高水平大学提供独特的文化支撑和艺术滋养作用。2021年,我们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版艺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心工作,如何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如何通过设计赋能红色文化传播与育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既是物质成就积累攀升的过程,也是精神文明赓续闪耀的过程。红色文创设计是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重要载体,版艺学院聚焦红色文创设计,通过搭建一个平台、联动两个课堂、挖掘三种资源、设计N种符号的方式,发展红色文创产品,让文创设计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二、实施过程
1.搭建一个平台:青春心向党主题系列展
版艺学院充分利用沪江美术馆、集装箱创意设计基地等实践场所与空间开展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多次举办艺术作品展览、毕业设计展、工作坊等活动,但以往的活动呈现多点散发、主题分散、主体多元的特点,聚焦性不够突出,规模化不够明显,未能以点带面、串珠成串。鉴于此,版艺学院决定打造“青春心向党”主题系列展这一平台,将红色主题凸显出来、支持力度加强起来,品牌化水平提升起来,引导师生拥抱时代、走进生活,大胆创新、自我突破,积极探索新观念和新风格,从不同视角和层面,以不同内容和形式反映党和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从入展作品来看,总体呈现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语言新颖等特点,体现了广大师生对建党百年、时代精神、城市建设和人文关怀的理解与思考。
主题展开展以来,已经举办“青春心向党 记忆由心”、“青春心向党 筑梦耀中华”、“青春心向党 江南印记颂华章”三场系列展,接待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副书记孙跃东等校领导、职能部处领导、上理师生等参观千余人次,在师生群体中逐步形成口碑,成为版艺特色文化品牌,并获得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的主流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参观展览
2.联动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突出导向,第一课堂聚焦红色主题。版艺学院共有9个系10个本科专业,在应用型本科、新文科建设理念下,各专业都注重课程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往往要求学生以设计作品的形式完成各类课程作业。以往,课程作业的主题设置大都以学生兴趣、自我选题为主,缺乏思政元素和红色主题的有机融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学院紧紧围绕“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加强了对课程作业的主题引导。在课程作业设置、期末大作业设置、毕业设计主题设置等授课各环节,设置了“青春心向党”主题选题,专业教师进行“柔性”的方向性引导,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兴趣不大”到“争抢选题”,从“主动了解”再到“感动不已”。学生普遍表示,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英烈先辈们的历史故事,自己被深深的感动了,希望借助自己的课堂所学,创作一些作品,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突出实践,第二课堂注重师生共创。依托沪江美术馆这一美育平台,学院策划实施了“青春心向党”主题系列展,选取“青春心向党”主题创作中产生的优秀学生作品进行主题公开展览,将学生的课程作业汇报从课堂搬到了展馆,将汇报对象从单一课程师生转变为全校参展师生。由此,在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通过策划实施师生共创的“青春心向党”主题系列展实现了两个课堂的联动。作为第二课堂的主题实践活动,资深策展教师指导社团成员开展各项策展工作,作品摄影、说明注释、版块设置、前言凝练、开幕式筹备等工作均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完成,充分发挥学生了的主观能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无声的思政教育,实现了实践育人的目的。此外,教师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也在展览中展出,也是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果展示。
突出双向,主题展览反哺第一课堂。通过“青春心向党”主题展览,学生的课程作业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学生的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学习创作的热情高涨,同时也对学生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第一课堂的教学,进一步强化了学风建设。同时,参展的领导师生对展品提出了诸多建议,为学生进一步深化作品内涵指明了方向。
3.挖掘三种资源:院史、校史和地方史
红色文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突出内核,注重挖掘学院发展史、上理工校史和上海城市发展史三种资源,用艺术化的方式展现上理人爱国图强、开放包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光辉历程,党和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作品的制作要经历需求调研、资料整理、创作构思、制作实施、完善打磨等环节,整个创作过程既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学生结合自身真实的情感体悟红色主题内涵的心路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接受了深刻的思政教育。一年多来,版艺学子创作出了上理建校115周年、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上理统战故事、党的诞生地、建党百年等一系列作品,体现出鲜明的红色底色,浓厚的红色文化韵味,表现出新时代上理人的爱国情、报国志和强国行。
4.设计N种符号:纸雕、立体书、T恤、八音盒……
红色文创巧妙地融合红色文化,以实物为载体呈现红色历史,兼具了创意性和实用性,致力于成为一种带的走的红色文化符号。作品涵盖招贴、纸雕、立体书、数字互动装置、数据可视化作品等多种类型,如“上理红色风云”系列作品采用插画的视觉设计语言,讲述了上理百十年发展史上涌现的刘王立明、雷洁琼、涂长望等党外英杰的不凡人生和感人事迹,具有极强的可看性和阅读性;“红色音符”的纸雕作品,这套包含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学校优秀历史建筑造型的纸雕作品,在传统纸雕工艺中注入红色文化内涵,造型逼真,构思精巧;“犹记红塔”八音盒,上面树立着上理校门、大礼堂等建筑的缩小版,一艘小船围绕着它缓缓转动,呼应着“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汽笛声声,为这座百年学府增添了一份独有的韵味。
红色纸雕作品被“刘湛恩纪念馆”收藏
三、实施成果
接待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副书记孙跃东等校领导、职能部处领导、上理师生等参观千余人次,在师生群体中逐步形成口碑,成为版艺特色文化品牌,并获得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的主流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院师生累计创作红色主题作品近500余件,作品在校内展出后,获得校领导的一致好评,部分作品被收藏至学校刘湛恩纪念馆,部分优秀作品还入选国家级高级别展览,如动画系青年教师李拜天指导的大三学生赵力创作的数字场景绘画作品《中华·天梯》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动画作品《刘湛恩》入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连环画作品《沪江往事-刘湛恩传》入围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进入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的评选单元,《百年风华》系列文创作品被12个中国驻国外使领馆采用并作为建党百年特殊礼品赠送相关国家外交领导,获得光明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等主流媒体报道,课程思政示范作用显著,育人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