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翻译智能化:翻译专业新方向在哪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3

11月13日,由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主办,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承办,《上海翻译》编辑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的“翻译、科技与人文高端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围绕“对接国家战略——翻译、科技与人文研究的新方向”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翻译研究、文化互译助力文明互鉴。

本次论坛除了线下会场,还设置了腾讯会议和AVA网站直播。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熲、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何刚强、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翁国强、上理工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曲德强、上海理工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董伟及我国翻译、科技和人文交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以及近800名高校师生参加。

论坛开幕式由上理工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主持。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致辞并介绍了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发展史。黄友义在致辞中从国家政策支持的层面说明了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上午的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作了题为“科技革命与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旨发言。他从科技人文融通赤字的现状切入,提出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倡议,探讨了科技革命对文学理论和创作等的不同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周晓林教授在题为“理解一般性与特殊性会话含意”的发言中,介绍了如何用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手段研究语言学界关心的问题,即会话含意和语用推理问题,揭示了特殊性和一般性含义理解在认知推断过程上的区别。

澳门大学教授李德凤的发言主题为“会议口译中的译前词汇准备:眼动追踪研究”,他采用眼动实验法,重点关注文本中金融术语的翻译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努力和策略,探寻同声传译需要译前准备这一观点的支撑证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茂成教授以“机器翻译智能化,翻译专业何去何从”为题,提出了机器翻译智能化时代高校外语学科翻译专业的发展设想,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拓展如机器翻译课程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等内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作了题为“语言学与机器翻译”的主旨发言,在分析语言智能的内涵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机器翻译、语言智能的发展可以推进语言学发展,而机器翻译的发展也离不开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支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教授在总体介绍语言智能的基础上,围绕机器翻译的真实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语言学研究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等问题作了题为“语言智能与机器翻译”的主旨发言,指出外语人才在语言智能技术研发中大有可为。

在下午的会上,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党争胜作了题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翻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主旨发言,指出翻译作为实现国际传播的前端工作和最重要的手段,是决定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素,所以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上海大学教授傅敬民以“技术时代的应用翻译研究技术焦虑”为题,探讨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融合翻译技术与翻译研究的思考。

上理工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国际传播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的发言,探讨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翻译人才的方案,提出夯实多语基础、科研引领教学、技术辅助翻译、服务社会需要的实施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铁军教授的发言以“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生成:符号序列的变换”为主题,聚焦深度学习技术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影响,探讨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关系、自然语言处理的最新进展及技术发展对语言工作者的启示等。

同济大学教授李梅在题为“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人机协作与翻译效率提升”的发言中,介绍了其所做的译后编辑测试的实验研究,以大量详实数据诠释原文对译后编辑时间和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效率提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红卫作了题为“守护精神健康:科技与人文同行”的主旨报告,认为关注精神障碍人群,并从面向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语言学研究的角度阐释守护全民的精神健康需要科技与人文携手同行的原因。

在本次论坛上,我国翻译、科技和人文交叉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聚集一堂,从科技革命与文学创作、自然语言处理、神经认知实验、机器翻译、精神健康、人才培养等角度,为促进文理医工跨学科研究以及开创翻译、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局面献计献策。



来源:上海科技报  记者:王阳

原文链接:http://www.shkjb.com/cont/861/21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