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新技术、生态农业新面貌,上理工学子暑期走访常熟“生态”建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8-16浏览次数:2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上海理工大学学子秉持“学党史,知党恩,强信念,跟党走”的信念,2021年7月7日,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沿习绿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飞鹏和殷洁如带领下前往江苏省常熟市进行走访调研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研学碳中和及污水处理和资源化新技术,全面了解当地碳中和及生态农业新面貌。


尾水搭载人工湿地 助力河道生态恢复



近年来,常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打造由三大生态圈和3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区域经济呈现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良好态势。

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常熟市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湿地,与来自河海大学设计院的刘所长就人工湿地构建原理、处理能力、生态恢复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队员们纷纷表示对以人工湿地这一处理污水厂尾水的方式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人工湿地有着“城市绿肺”之誉。常熟市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湿地的处理能力可达到4万m3/d,出水河道生态净化区通过布置浮动湿地来进行植物种植、微生物固定以及景观优化,对湿地出水进一步进行处理与稳定,还种植了乔灌草,如樱花、垂柳、水杉、垂丝海棠、波斯菊等以达到景观提升的目的。刘所长表示,根据不同的去除目标及生物多样性目标,通过改变湿地工艺的组合,还可以有效净化不同污染物的水体。

在走访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标准升级和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体会到环境技术的发展需要新时代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


科研兴农重生态 环保产业助振兴



当天,在苏州雷允上生态农场,队员们参观了有机种植水稻基地,深入了解有机水稻的种植。江苏中泾新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龙指出,有机水稻是在种植过程中不施加化肥和喷洒农药,只采用有机肥料、太阳能除虫、机械生态除草等方式进行培育的水稻。为了解决不施加化肥和喷洒农药所带来的水稻生长不够旺盛以及农害过多等问题,农场利用水草和蟾蜍的生态特性,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一体化生态新模式。这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提升了水稻的品质。

在每年7、8月,蟾蜍被放入稻田中,数量大概在每亩25只左右,如此便可以有效解决害虫问题,水稻收割后蟾蜍还可以回收用作药材,进行后续农产品经济的开发。在不施化肥的前提下,水稻田中长出的杂草在五六月份可以被水淹灭,达到70%-80%的除草率。整个水稻种植和其后续开发都做到了生态绿色,即种植做到了因地制宜用田埂和自然具有的梯度,打造了新型生态养殖农田。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蟾蜍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基地。蟾蜍——稻田的模式可以形成新兴的环境友好型的助农产业,该基地的目标是保护蟾蜍资源,实现生态种养,形成农田生态种养和蟾蜍药用资源开发应用的行业产业链。



本次调研,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当代大学生注入新的动力,拓宽新的平台,代入更多资源,激发了青年学子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思想感情。




通讯员 殷洁如 记者 颜惠芳

图片由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提供

原文链接: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1-08/01/content_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