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校园内,36幢历史建筑群组成了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历史建筑群。
“你们快来看,国内最新消息……”茂密树林中,红砖尖顶的房屋前,一片空地上,李大钊等一群中国留学生们正手拿报纸,渴望了解国内的最新动态。
这是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第一集中的场景。
而这一取景地,正是在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一片由36幢历史建筑组成的历史建筑群。这也是沪上高校规模最大的历史建筑群。
更令人感到新奇的是,这些优秀历史建筑前都贴上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每幢建筑的“前生今世”——历史照片、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
【香樟掩映中的“历史”】
沪江国际文化园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北校区的重要位置,沿着主干道湛恩大道走数分钟,在参天香樟的掩映中,北侧的大草坪上散落着7幢风格迥异的独体别墅。
每座别墅单体均为砖混结构,二至三层,体量小巧方正,装饰简洁典雅,坡屋顶设老虎窗,墙体用红砖砌筑或青红两色砖混砌,使用预制混凝土花饰门窗套,砖砌花饰拱窗,室内设有砖砌壁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群。
上海理工大学办学的文脉,源于1906年美国南北浸礼会创建的沪江大学,这7幢老洋房建于1916年至1936年间,原为教员住宅区(Faculty Residences),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小洋房均为二至三层单体别墅,采用坡屋顶,设老虎窗,外墙用红砖或青红两色砖混砌,采用预制混凝土花饰门窗套,窗多用花饰砖拱,室内多设有砖砌壁炉,整体体现出当时美国独立式小别墅的风格特征。
1916年建成的教员住宅203/204号(美国文化交流中心)初为李佳思教授住宅,后曾用作沪江大学校长樊正康住宅,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1947年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期间,也曾居住于此。教员住宅108号(刘湛恩烈士故居)建于1922年,是革命英烈刘湛恩老校长的住宅,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首任华人校长后,全家在此居住长达十年。当时东邻107号为第三任校长魏馥兰的住宅,西邻109号为理学院院长郑章成的住宅。教员住宅209号(法国文化交流中心)建成于1936年,初为沪江大学教师湛罗弼夫人为自己建造的住宅,后捐给学校,文学家章靳以1951—1953年曾在此居住。
昔日的教员工住宅区
当年的建筑群静静伫立,诉说着名人轶事的过往。
近年来,这片历史建筑群陆续被修缮一新,2011年,华丽变身为“沪江国际文化园”。作为校园国际文化社区,沪江国际文化园重现了沪江大学历史保护区风貌,不仅是多元文化交流中心,还成为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国际文化学习、体验基地。
沪江文化园夜景
【“会说话”的百年老建筑】
近日,记者来到上理工校园后看到,学校内一些拿着手机拍照的游客正和学生一样,兴致勃勃地扫描建筑上的二维码。除了文字介绍,扫描后手机上还会显示出历史建筑的语音讲解和英文介绍,十分方便。据悉,这些二维码是上海理工大学为这些百年老建筑量身定制的“身份证”,目前已完成35幢校园历史建筑的内容考证与二维码铭牌制作。
走进上海理工大学,扫描了校长办公楼“思晏堂”外张贴的二维码,一段长约9分钟的介绍音频映入眼帘,下拉页面,这幢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思晏堂”是沪江大学第一座大建筑,1907年垫高地基,1908年举行奠基礼,并于年底竣工,1956年遭龙卷风破坏严重,1957年修缮,2005年10月31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历史建筑。此外,从页面里的一张张手绘图中也可看到“思晏堂”原本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学院哥特式建筑风格。南向的门廊用组合柱式,东面入口有拱形门洞。建筑立面上的双联尖券、山墙玫瑰窗、突出屋面的尖塔以及外墙的扶壁均带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而南立面组合柱式门廊和露台则表现出上海近代西式建筑所常有的折中倾向。
上理工党校办办公楼“思晏堂”
35篇历史建筑介绍,全部都由学校档案馆整理挖掘而成。上理工档案馆馆长孔娜告诉记者,这些建筑陪伴校园走过了100多年的时光,但它们何时建造,又是因何而造,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在建筑可阅读项目开始时许多都是未知数。
“当时学校的历史建筑中,档案资料相对较多的只有一幢,在张德明老师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前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和考证。”孔娜说。为了找到当年沪江大学的资料,他们动足了脑筋。沪江大学成立初期,大量美国教师来华,那时的资料会不会藏在国外的图书馆中?为此,孔娜特意拜托一位在美国的朋友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中搜寻,找到了不少珍贵的档案资料。找到材料,对细节的考证也很艰难,“要弄清楚一幢建筑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们要看N本文献材料来佐证,每个细节我们都尽了百分百的努力。”
材料找到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对源头进行考证,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比如就“思晏堂”的建造时间这一小点,档案馆工作人员便从《The Voice》《沪江大学1923年年刊》《1937年沪大一览》及海波士、魏馥兰等人的描述留档中找到了各种说法。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刘淑娟表示,“内容考证的部分我们还会一直继续下去,并随时进行补充。”
在考察中,他们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名人轶事。比如,现为党校办办公楼的思晏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和恽代英都曾在此演讲,还留下了郑章成、陈中凡、吴经熊、徐志摩等人刻苦读书的身影。1928年开馆的图书馆,则有胡适等大咖来参加开馆典礼,如今成了上理工的公共服务中心。
【“深度阅读”述说校园故事】
在上理工档案记载中,有一位建筑大师也对沪江大学的整体规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了解,上理工军工路校区的历史建筑属于美国学院哥特式建筑风格。1919年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对沪江大学校园做了整体规划,奠定了校园日后的建筑格局。现在在校园内还能看到类似于教堂的尖顶建筑。1914年来到中国的墨菲和邬达克见证了同一个时代。规划设计沪江大学后,墨菲后来又规划了燕京大学、清华学堂等多所大学校园。
为何要对学校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体挖掘和梳理?孔娜告诉记者,这些建筑是上理工的独特记忆,见证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果建筑会说话,会有多少故事啊。”档案馆组织员工走访了徐汇、黄浦区的优秀历史建筑,还在出差时参观了厦门大学。在孔娜看来,高校在学术考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线上介绍学校的重要事件、校史上的名人轶事、历史上的校园生活等,都让校园内的建筑变得更加鲜活。
此外,高校中的师资力量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上理工的“建筑可阅读”就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退休教师胡鸣强,通过手绘还原校园内历史建筑的原貌,语音讲解来自一位播音培训老师的无偿录音,建筑的铭牌则是由上理工版艺学院陆赉老师设计方案,再通过学生投票选出。“大家愿意无偿参与这个项目,也是出于对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的情怀。”孔娜说。
贴上了二维码的学校建筑,也让学生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上理工的第五学生宿舍原名怀德堂,从建造之初到现在,一直作为女生宿舍使用,向来被视为“禁宫”,闲人休想得入。不过,这座近百年的历史建筑却因为保护的需要,不能进行大面积翻修。在孔娜的课堂上,有大一新生曾经抱怨第五学生宿舍的条件没想象中好,“当时我告诉她们,怀德堂虽然看上去旧,背后却有很多故事。民国名媛严幼韵女士就和你们同住一幢楼呢。”自从了解宿舍背后的历史后,学生也对自己的宿舍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李蕾
原文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8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