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雷鸣:神秘的“58”中队

发布者:张柳发布时间:2021-06-11浏览次数:227

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上只有美、英、苏三国掌握制造分离膜元件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被这些核国家列为重大国防机密并严禁扩散,甚至被苏联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上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专家的撤出和苏联援建项目的停建,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开展“两弹”研制。为解决人才缺口,五湖四海网罗人才,一大批科学家在此聚集,此外还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调了一批专业对口或专业相近的科技人员,谢雷鸣就是其中之一。上海机械学院教师谢雷鸣加入了以复旦大学物理、化学等系师生为主,华东化工学院等单位的师生共同组成的科研组,这支科研队伍以“58中队”为代号,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吴征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工作,开展分离同位素研究,为研制原子弹提供基础技术。

当时,无论是从研究本身还是从研究条件来说,这项工作都是无比艰苦的,有的工作甚至还相当危险。在有限的技术资料支持下,谢雷鸣和“58中队”成员一起边干边学,不断摸索前进。从1958年到1961年,他们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坚持研究工作,并对制造全过程有了深入了解,逐渐成为原子能科学专家。

    由于是绝密任务,参加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与本任务之外的任何亲朋好友(包括配偶)谈及这一工作,不得公开发表论文,并要树立终生为之工作的思想。正如当时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所说:“这任务是绝密的,不能和任务外的任何人(包括配偶)谈及此工作。今后不能再署名发表文章,要从此隐姓埋名,对粉末冶金的同行就说是改行了,不再参加粉末冶金方面的学术或学会活动。这项任务是‘直的进来、横的出去’(意指终身工作)。”“58”中队成员都毫无怨言,严守党的秘密,准备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在那段“人间蒸发”的日子里,谢雷鸣默默为祖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111月,谢雷鸣和复旦“58中队”其它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集中到上海冶金所会战攻关,代号为“真空阀门”。1964年年10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当时记者访谈,“58中队”第三组组长李郁芬谈及这段往事,感慨道:“国家需要你,你肯定要好好干,我们当时都愿意像一个螺丝钉一样工作。”

1978年,这项攻关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后又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能制造扩散分离膜韵国家,并成功制造了原子弹。“谁人识功勋,一弹扬国威”,“58中队”做出的重大贡献,直到二三十年以后才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