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2名西藏学员的成长经历,描述了在中意合作项目中对他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推动和重大影响。
1)次仁罗布,男,藏族,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90年7月毕业于西藏大学,1993年1月调入西藏科技厅下属事业单位西藏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工作,2004年开始担任中国-意大利能源合作项目(太阳能培训与服务、西藏能源可持续发展、垃圾资源化处理等)西藏方的项目官员、协调人。现任西藏科技厅信息研究所所长。
2)王俊乐,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2004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7月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大学生西部计划”援藏志愿者在西藏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工作,并协助次仁罗布同志从事中国-意大利能源合作项目,担任西藏方的项目官员、翻译、技术员。现任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太阳能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04年,正是团中央实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第二年。王俊乐同志通过层层选拨,怀揣着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梦想,踏上了心目中的圣地-西藏。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大学生西部计划”25名中的一员,分配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下属机构西藏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这是西藏高原上唯一家从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研究的专业机构,对太阳能光电、光热、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研究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西藏各地区大量推广和示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太阳能采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
那个时候,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太阳能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一些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尚处于摸索阶段。而处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全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辐射年均达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过同纬度平原地区一倍左右。西藏也是我国的一大风区,风能资源丰富,大风的持续时间长,年平均大风日数达到100-150天,年风能储量为930亿千瓦小时。西藏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热活动带东段,是我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地热能资源丰富,全区共有各种地热显示区(点)600余处(包括沸泉、喷泉、热泉、温泉),地热能总量折合标准煤为300万吨/年,估算发电潜力在800MW以上。
但是,西藏的常规能源几乎是一片空白,且生态环境极期脆弱。发展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坚守这世界的一片净土,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与国内其它省、市相比,新能源利用发展水平不高,自身的技术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对落后,人才队伍建设欠缺。
为利用西藏太阳能等能源的优势,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4年,科技部、意大利环境国土部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在西藏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建立了“中-意西藏可再生能源中心”。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谋划和提出了以开发利用西藏太阳能资源为主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培训与服务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引起了国内、国外相关部门的极大兴趣和关注。2004年9月,国家科技部与意大利环境国土部和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在拉萨联合签署了“建立西藏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协议,为进一步推动西藏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中-意西藏可再生能源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正式成立,设在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管理科。王俊乐同志因专业背景和英语语言的特长,调往管理科工作。次仁罗布因其优秀的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任为管理科科长,负责处理中国与意大利的国际合作项目在西藏的一切事务。次仁罗布来自于西藏那曲地区,是本土干部,有数十年在藏区工作的经验,对西藏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这种背景和能力为中意合作项目的顺利落地和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意西藏可再生能源中心”项目管理中心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西藏太阳能培训与服务》,旨在提升西藏新能源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太阳能方面特别是光电和风能领域的技术人才。在项目实施阶段,次仁罗布亲历亲为,2004年10月-2005年4月间,累计下乡20余次,协调和组织意大利专家和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及培训工作。培训光伏电站的管理人员246名,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水平和维护能力,使得西藏30余座光伏电站得到了更好的运行和维护。修复了一批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受到了当地农牧民的一致好评。王俊乐作为这次国际合作的成员之一,一直承担着中-意双方的人员沟通(英语)、技术交流、外事文件的翻译等工作,从项目前期谈判、合同的起草、项目协调、对外交流、外方物资的通关手续办理,到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均全程参与。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以及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底,中意双方在西藏建立了一个太阳能培训基地,一个电话咨询中心和数据库。为全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援助和服务创建了平台,为今后的可再生能源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王俊乐同志优异的表现, 2006年,王俊乐同志被国家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西部志愿者“银质奖章”。正是因为此次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的优秀成果,次仁罗布同志连续三年被评为西藏科技厅优秀工作者,逐步担任多项国家和自治区多项重点科研计划项目的主持人。
《西藏太阳能培训与服务》项目中,先后有10余人次的意大利或欧盟的新能源领域专家来藏指导,从事太阳能、风能电站培训,进行项目设计、施工方面的指导和援助,培养了多名西藏新能源领域的人才,王俊乐就是这众中受益者中的一个。正在中意项目的推动下,他一步一步成为太阳能光伏、风能等行业的优秀工程师。2007年,参与国内MW级光伏电站上海崇明岛1MW太阳能光伏高压并网项目的设计;2008年设计和建造了的山东微山湖25.6KW 的太阳能独立电站,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载太阳能电站。2009年,在西藏那曲双湖区设计完成当时西藏装机容量最大的独立风光互补电站(离网型)项目,容量100KW。
《西藏太阳能培训与服务》项目之后,次仁罗布继续主持中意合作的下一个项目《西藏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联合了意方SGI (Studio Galli Ingegneria)机构,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水利部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代表的多家院所,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西藏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西藏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和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在中意双方的密切合作下,该项目解决了西藏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能源问题。科学地判断西藏的能源资源状况、发展潜力和未来的开发利用方向;科学地选择西藏未来能源发展的情景目标,提出针对西藏全区和各地区实际的适用能源利用技术、方案和政策性建议。这为将来把西藏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园区,建设稳定西藏、和谐西藏、繁荣西藏做出贡献。
因为在中意合作项目的优秀表现和突出成果,使得次仁罗布同志获得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国土部的一致肯定,受到了西藏科技厅领导和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多次嘉奖。2007年前后,次仁罗布多次受邀去意大利进行交流经验和参观访问,并主持了中意合作项目《高原缺氧地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引进了意大利高固体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对西藏高原地区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建立西藏第一座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该项目进行了高原地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高固体厌氧消化反应器的中试规模的研究,为高原缺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科技依据和可选方案。
2010年,次仁罗布同志因其优异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被提拨为西藏科技厅信息研究副所长(副县级),继续从事中意CDM项目的组织和实施,2014年,次仁罗布同志再次提拨为西藏科技厅信息研究所长(正县级)。
由于从事中意合作项目的背景和经历,王俊乐同志被委任为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技术负责人,从无到有,建立西藏第一个新能源检测机构:西藏新能源检测中心,并获得国家CNAS,CMA认证,引进多套设备,培训多名人员,使该中心具备了太阳能光伏非晶、多晶检测设备IEC61215、IEC61730、IEC61646认证标准的检测能力;具备太阳能离网并网逆变器、控制器、户用系统、开口和GFM阀控电池的检测能力。2011年之后,王俊乐同志被聘请拉萨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欧盟农村新能源培训项目的授课教师、中国太阳能技术高级研修班高级讲师,成为西藏自治区绩效评估专家库专家,副研究员,担任多项自治区重点项目的主持人,逐步成为西藏新能源领域的专家。
中意项目:《西藏太阳能培训与服务》,王俊乐担任培训班的同传
中意项目中,次仁罗布和王俊乐藏北和意大利专家进行电站修复工作
中意项目:《西藏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照
王俊乐同志设计的山东微山湖25.6KW 的太阳能独立电站(当时国内最大的船载太阳能电站)
王俊乐同志设计安装的100KW风光互补电站(当年西藏最大的风光互补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