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在沪江校园的刘湛恩夫妇
刘王立明(1897-1970),安徽太湖县人,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中国妇女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慈善家,教养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演说家。少年时目睹中国妇女被压迫的苦难现实,从而立下救国救民的抱负。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后,因学业优异,被世界妇女节制会推荐到美国西北大学主修生物学,加入留美中国学生同盟会,坚决反对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的侵略。
1912年在九江诺立书院读书的王立明,后与在九江同文书院读书的刘湛恩相识
在美国留学时的刘王立明(前排左一)
1912年在九江诺立书院读书的王立明,后与在九江同文书院读书的刘湛恩相识。
自1920年秋刘王立明从美国学成回国始,就开始在中国宣传妇女节制运动,呼吁妇女解放,并积极从事服务社会的工作。她是一位充满博爱精神的慈善家,无论是热心参与在上海组织的全国性救灾工作,组织成立的上海妇孺教养院,收留大量无家可归的妇孺乞丐,还是组织成立女子生产合作社,为失业妇女培养一技之长。尤其在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安置难民的工作,与丈夫刘湛恩一起开展难民教育,成立难民工业社和难童收容所。
1927年刘王立明创办的上海妇女节制会会刊《节制》
刘王立明是一位思想丰富、积极实践的教养家。她曾在多个学校担任教员,专门开办妇女教育机构,特别擅长对儿童的教养工作。她到各处发表演说,在报刊发表文章,介绍抚养儿童、家事教育、营养与健康等知识,努力从妇女解放、儿童教养等人手,改变家庭,从而改良社会,健全中国社会的构造。
刘王立明信仰真、善、美,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1922年8月,刘湛恩学成回国,9月,俩人举行结婚礼。随后三个孩子陆续降生。刘王立明说自己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帮孩子们饮食及同他们游玩。他们的身体健康,天真可爱,但教养之责,不敢推委,只能在家务之余为社会服务。希望在他们长大之后,能将所有的时间,从事妇女解放。
1922年9月刘湛恩与王立明在上海结婚
1924年刘湛恩、王立明夫妇和儿子刘光昇留影
1927年刘湛恩与王立明及两个儿子(光昇与光华)合影于上海寓所
1929年刘湛恩与王立明全家(儿子光昇与光华,女儿光坤)合影于沪江寓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王立明积极地投身到这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运动中。她参加了由何香凝、宋庆龄提议成立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动员中国妇女“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而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号召各个阶层的妇女都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去。
在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刘王立明时常为丈夫刘湛恩那种不顾危险、再接再厉的精神所鼓舞,和他一起从事各种爱国行动。面对危险,刘湛恩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大学校长,青年领袖,我怎能把学生们抛在后面而不鼓励他们的精神呢?不管怎样危险,我觉得教育阵线真像军事阵线一样重要,我是不辞牺牲一切的。
1938年4月7日,丈夫刘湛恩为国捐躯,她化悲痛为力量,处理后事,撰写文章,揭穿日伪卑鄙行径,歌颂丈夫大无畏精神,号召国民投身救亡。之后,她秉承丈夫遗志,继续抗战事业,离开上海,辗转武汉、香港,重庆,发表抗日演讲,当选国民参政议员,参政议论政,义正词严地批评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谴责国民党制造国共摩擦的行径。在香港和重庆期间,她分别组织成立中华妇女节制协会华南分会、华西分会,团结、发动广大妇女抗日救国。在共产党人广泛接触期间,刘王立明对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正义之举深表支持和赞同,与共产党和人民站在一起。1944年,她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委员。她多次撰文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和内战,呼吁实现民主政治,从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1940年,刘王立明在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第五次大会
1945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二排左二为刘王立明,前排左四为李公朴
1949年1月,刘王立明与民盟成员从香港回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1949年9月中国民盟出席全国政协的代表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李相符、费孝通、刘王立明、张澜、沈钧儒、邱哲、史良。中排左起胡愈之、罗子为、章伯钧、张东荪、李文宜。后排左起为辛志超、叶笃义、邓初民、楚图南、周鲸文、罗隆基
新中国成立后,刘王立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在民主运动和新中国的建设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她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二届常委),全国妇联第一、二届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同时,刘王立明要求子女们做人要“动机纯正、自我牺牲、见义勇为、精忠报国。”这也是刘氏夫妇流传给后人的家训。
1954年5月,出席全国政协宪法草案座谈会,前排左五为宋庆龄,左六为邓颖超,左七为史良,右一为刘王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