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年轻的贺威圣心系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特地为自己取字“刚峰”,决心寻求洗刷国耻、振兴中华之路。1920年春,贺威圣只身前往上海,踏上了“读书救国”的道路。
扶桑鬼蜮君知否?大好河山黯锁愁。
壮士岂为儿女泣,要将投袂兴神州。
在1921年元旦的同学话别会上,贺威圣写下了这首诗。立誓要救苦救难,扫除旧中国的一切魑魅魍魉,共同建立光明的新中国,哪怕为此献出生命!
1922年8月,孙中山先生由粤抵沪,在沪江大学演说。贺威圣闻讯赶去聆听,并当场请教孙中山对中华民族前途的看法,受到孙先生的赞许和赏识。中山先生的期望:“中国青年应该有的志愿,是在什么地方?把中国重新建设起来!”启发和指引了他的思想发展。
1923年,贺威圣考入沪江大学,课余时间用来宣传革命思想。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通过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受到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教育,思想进一步成熟,他认定了终生奋斗目标,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贺威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党的工作。他利用暑期返乡之机,在家乡举办“暑期讲习所”,组织同学好友阅读《向导》和《新青年》杂志,讲解马列主义理论,介绍上海等地反帝反封建斗争情况,还组织了进步青年参加的“乐群学会”,在家乡组织反帝爱国活动,发展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共象山党支部。他经常从上海写信给支部成员,通报斗争形势,布置任务,指导工作。
五卅惨案发生后,贺威圣在瞿秋白、恽代英等领导下,积极投入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他担任了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执行委员兼宣传部主任和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闸北区委书记,兼任上海全国学联主任秘书。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贺威圣夜以继日地拟稿,不知疲倦地工作,只想把上海的工人运动,帝国主义的残酷电告全国同胞!他在公祭烈士的演说手稿《谁是烈士的仇人》中写道:“此次五卅被难烈士之死,虽死在西捕头安洁生之手,其实是死在一切不平等条约之手!这些不平等条约存在一天,不仅烈士要含冤一天,即全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也就要一天得不到安全。所以当此公祭烈士之时,该追随烈士精神之后,下一决心,努力:取消纳税西人会;取消领事裁判权;收回海关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五卅惨案发生后的上海街头
为迎接北伐军顺利入浙,中共杭州地委审慎分析了浙江军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状况,决定利用掌管浙江政务的省长夏超与孙传芳等军阀势力的矛盾,策动夏超“独立”。贺威圣亲自前往夏超官邸,与夏畅谈形势,分析利害,成功争取夏超“独立”。不久,夏超率部与孙传芳主力激战失利,兵败被杀,杭州重落孙传芳之手。为了扑灭革命烈火,孙传芳部大肆搜捕和镇压革命志士。贺威圣坚持领导斗争,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贺威圣演说手稿《谁是烈士的仇人》
中国共产党在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后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贺威圣视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为理想英勇献身。他曾在致友人信中说过,“在艰难的革命事业面前,不灰心,才是真正革命家。”
贺威圣有一个梦想:
当有一天,华夏大地再无战火,是安全感最强的国家;
当有一天,华夏的平民百姓也能锦衣玉食;
当有一天,中华国力屹于世界之端,万邦皆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