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龙在五四时期即积极投身于琼崖学生运动,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真理,宣传新文化运动。1920年考取沪江大学政治经济系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海南青年学生在上海成立“琼崖新青年社”,出版半月刊《琼崖新青年》,宣传进步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中,叶文龙当选上海学联会闽粤宣传代表。根据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1925年底叶文龙离沪返粤,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干事、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干事和区委秘书,协助区委书记陈延年开展工作。
大革命时期,叶文龙是广东省农会特派员,奉调清远指导农运工作,并担任中共清远县委首任书记。他设立农军骨干训练班,提高农军的战斗素质,推进了农会势力的迅猛发展。他曾组织北江农军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也曾奉调到设在武昌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育长。该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领导和推动下,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毛泽东任校长,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继续。其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方法、办学队伍等与广州农讲所基本相同,但招生规模扩充了,课程增设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乡村自治》和《农村合作》等;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使命,是要训练一般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材”。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夏明翰等优秀共产党人都曾在这里任教或工作。农讲所培养了一批有马列主义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领导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
叶文龙烈士工作过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大革命失败后,叶文龙曾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后又调上海党中央宣传部工作。1927年12月,叶文龙受党中央的派遣回穗参加广州起义,后又被任命为北江特委书记,联络退出广州的起义农军,并继续组织北江农民进行武装暴动。在开展工作中不幸被捕,受尽严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在赴刑途中,这位年仅28岁的共产党人,一路高唱《国际歌》,并大声疾呼:“杀我一个共产党员,增加一百个共产党;杀一百个共产党,增加一万个共产党。总之杀不绝,越杀越多。革命的同志们,踏着我们鲜红的血迹,继续前进!”
在1927年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中设有一个《我们的死者》栏目。栏目中的文章,记录了烈士临刑的英勇言行,描写了烈士工作、生活和情感的诸多细节,流露出共产党人的真性情,体现了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反映了中共党员在逆境中对革命信念的坚守。其中对叶文龙烈士的描述是:“在工作中他那如火如荼的热情,而斗争时他那冲锋陷阵的精神,得到工农群众的拥戴和同志的尊崇”。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1927-1932)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