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社科学院主办的“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师生对话活动在综合楼报告厅举行。社科学院院长陈大文教授等5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和1名辅导员代表组成教师团队,围绕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主题回答了在场学生的提问。近300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本次活动。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
陈大文教授结合自己参加中宣部调研组赴内蒙考察的经历,首先向同学介绍了内蒙古实施“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当地的农村建设要全面覆盖水、电、路、讯、房、文、教、医、保、商等领域,让农民活的有保障、有质量、有尊严。接着,现场同学踊跃提问,“城镇化问题与粮食价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高农民生活之间的矛盾”、“如何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看待建成小康社会”、“如何结合国情利用国外的农业现代化经验”、“能否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农民如何过上有质量和幸福的生活”等问题反映了我校学生对农村问题的关心关切和深刻思考。教师代表团就上述问题与同学们交换观点,整场活动气氛热烈、活跃有序。
陈大文最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开展“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师生对话”是我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现场师生积极互动,也表明学生自主掌控的课堂要比传统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更受欢迎。学院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师生对话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