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理工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举办培养质量月主题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学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11月11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举办“筑牢质量根基,赋能卓越发展”培养质量月主题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推广案例教学、严把论文质量关等举措,推动中心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管理学院院长、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赵来军,各专业学位项目主任及教师代表等参加活动。活动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魏巍主持。

立足关键环节,夯实育人根基

赵来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学校正全力推进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管理学院作为学校“新工科、新商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阵地,应将坚持“为产育人、以产定研”全面融入办学实践,主动担当、率先突破。此次培养质量月主题活动聚焦“案例教学”与“论文指导”两大关键环节,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夯实学术规范与创新意识。推动案例教学不是简单“讲故事”,而是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决策能力与人文关怀,让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更是思想的激发地。针对论文质量,他强调,论文既是学生学业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希望全体导师严把论文的选题关、过程关和答辩关,切实推动学生论文实现从“写出来”到“写得好”、从“有内容”到“有价值”的转变。

赵来军致辞赵来军致辞

深化案例教学,推动知行互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组织管理系主任路琳应邀作题为“案例教学中的科研转化与融合”的专题分享。她结合亲身教学实践表示,案例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是连接课堂与现实的重要桥梁。教师应立足学生背景与行业实际,以“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为出发点,实现从“知识输出者”向“学习引导者”的转变,推动教学内容从“体系完整”走向“精准触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为所用。她结合“正泰在埃及”“智能制造社群班”等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阐释了如何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将真实管理场景转化为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价值的教学素材。她鼓励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在真实场景中捕捉管理问题,推动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在推进本土案例建设方面,她提出应着力开发具有时代特征与中国情境的高质量案例。扎根中国管理实践的场景化案例,既能有效提升课堂代入感,又能为全球管理知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她勉励同行在案例开发与教学创新中保持探索勇气,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从容驾驭”的专业成长,为中国管理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智慧与理论活力。

路琳作专题分享路琳作专题分享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严把论文质量,赋能实践创新

活动现场,MPA项目主任车丽萍、MEM项目主任叶春明、MF项目主任高广阔、MIB项目主任秦炳涛、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孟陈莉分别介绍了各专业学位项目论文指导情况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要求。刘媛华、刘新萍、沈莉、于谦龙、宋良荣、丁锐、廖昕七位导师结合自身指导经验,围绕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型导向,先后分享了心得体会。大家认为,论文选题必须源自现实情境的管理“痛点”与社会热点,避免陈旧与空泛;研究过程需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并具备相匹配的科研能力,确保分析的科学性与逻辑的严密性;论文写作应恪守学术规范,通过严格的流程与质量把控,完成一篇具备实践价值的合格专业学位论文。

论文指导主题分享与交流现场

论文指导主题分享与交流现场

论文指导主题分享与交流现场论文指导主题分享与交流现场

此次培养质量月主题活动,是管理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学校“重服务、强贡献”综改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未来,学院将持续坚守质量核心,激发创新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致力于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输送更多能够解决复杂问题、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管理人才。

合影留念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