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用物资集约化运营服务的最大痛点在哪里?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专业人才需要什么本领和能力?参加这次‘芯未来’实习实训营活动,让你最受感触的一件事是什么……”。8月27日下午,一场持续近6个小时的“灵魂拷问”在上海建发国际大厦举行。这是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参加建发致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的结业答辩。
建发致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由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旨在通过顶岗实习、实践历练,增强学生的本领能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本次“芯未来”实习实训营为期两个月,学生在暑期期间参与建发致新集团各个岗位的顶岗实习。
在实习期间,学生们不仅要在各自岗位上完成相应的常规任务,还要围绕企业现实业务需求,组建跨专业团队,从市场需求深度研判、目标人群精准画像、多元化营销策略体系构建等维度,开展系统性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在结业答辩中,各团队代表登台汇报成果,直面答辩组的专业质询与深度追问。随后,每位实习生依次上台,结合岗位实践经历分享对岗位职责的深度理解与成长感悟,并为企业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运营效能等提出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建议。
专程从厦门总部赴上海参加结业答辩的建发致新常务副总经理吕健表示,上理学子在结业答辩中所展示出的风采,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针对企业工作的改进建议,令人耳目一新,为企业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提供了新思路。研一电子信息专业的邓浩然同学针对仓储管理中重复打印出库单的需求,提出了采用RPA自动化流程管理的改进方法,并将自己完善的实用小工具在企业中推广,使得工作效率提升了三倍;研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陈天嵋同学针对医院存货智能柜使用不便等情况,提出了优化策略;大三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韦慧同学则针对日常资质管理工作,汇总出了新版SOP操作流程手册,图文并茂、内容充实,为企业规范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地,上海理工大学一直重视医工交叉、产教融合,坚持将企业行业的“真问题” 作为学生培养的“真命题”,推动专业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大二康复工程专业的郝东晨同学感慨,两个月的实习虽短,但让他在校园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收获颇丰。大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刘姝婷同学表示,实习的过程不仅能够亲身接触到完整真实的工作脉络,还能够把所学所思用于实际,感受实践的美好和团队的力量。大二康复工程专业的王元辰同学表示,本次实习大大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独立处理面向客户(医院)的工作时,既要有专业的“硬实力”,也要有沟通协调的“软实力”。
本次实习实训营还评出了“优秀课题组”和“优秀学员”,其中优秀课题组获得10000元奖金、优秀学员获得6000元奖金,奖金由建发致新奖学金资助。据悉,建发致新奖学金由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在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用于激励在实训营中表现优异的上理学子。该奖学金面向参与实训营的全体上理学子,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训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芯未来”实习实训营已成功举办两期,部分毕业学员已成为建发致新的正式员工,实现了学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建发致新奖学金的设立与实施,是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让人才培养有效对接行业需求,也有效增强了立德树人成效。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优化奖学金运行机制,为培养医疗器械领域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建发致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结业合影
建发致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优秀课题组合影
建发致新“芯未来”实习实训营优秀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