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我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我校体育教育事业瞄准新格局、打开新思路、注入新活力,促使体育事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为,4月22日,上海体育大学副校长唐炎教授应邀为体育部教师开展以“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要点”为主题的讲座,会议由体育部主任朱晓菱主持,副主任徐海朋、袁勇及全体教师参加。
唐炎结合教育部最新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以及体育教育发展趋势,指出普通院校体育课程需要“创新发展多种课程模式”,促使学生由“强制运动”转向“自主运动”,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技能提升、体质健康、知识拓展、品格塑造”的核心任务,推动体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并且详细探讨了“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要素”中“目标”“内容”“标准”“制度”“组织”“硬件”“形象”七大要素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革方向,并倡导教师潜心专注教学与人才培养核心问题,深度开展研究、推动课程建设不断发展,持续优化教学过程与效果。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唐炎在谈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特点”时指出,理工院校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其公共体育课应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的优势,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扩大体育运动影响力”“形成运动促进健康的评价指标”“不同运动项目的发展模式”等问题展开咨询、交流和讨论。
朱晓菱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唐炎讲座直面普通院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指出应对策略,适应时代变革,让老师们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体育部将进一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定位,不断探索体育课程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授、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中的明确指标和具体方案。
讲座现场
供稿: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