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传统文化“浸润式”教育,厚植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上海理工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策划、多措并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打造一系列底蕴深厚、形式丰富、涵育人心的“浸润式”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师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文化自信,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

一、路径探索,触摸传统文化脉搏

学校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育人路径,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加强阵地建设等,带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触摸传统文化脉搏、感悟中华文化之美,引导学生青春立志、成人成才,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文化育人氛围。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教学。推进《诗经导读》《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书法美学》《中国音乐名著》等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第一课堂建设,引导学生体认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提升人文素养。体育部徐海鹏老师以古代道引法技术为原型、融合儒释道文化和中医学知识打造原创教材开设的《道引养生》课程,成为校内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活动。学校深入推进“汉服展演”“沪江诗乐会”“沪江诗词大会”等文化沉浸式体验第二课堂建设,各学院以汉服、昆曲、剪纸、国画、围棋、汉字书写等为载体,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系列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阵地。打造“匠心行者”皮影文化工作室、复兴晖音艺术工作室等平台,培育沪江学社、沪江诗礼社、沪江书法社、尚理国学社、沪江民乐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二、立德树人,将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程

学校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根源、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通过系列举措,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的时代魅力滋养上理学子,增强文化自信,涵养爱国主义情怀。一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通过欣赏《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经典剧目,学习京剧的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党史精神。二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举办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主题的“新时代·中国说”活动,开展国庆、烈士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大实践”、全员覆盖“大学习”的生动局面,提升育人实效。三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教育。建立“三心一环”浸润式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立项。

三、守正创新,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

迈上新征程,学校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跨文化交流,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一是开展跨文化交流,培养国际使者。学校依托沪江国际文化园开展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国际学生参与民乐演奏、书法创作、汉服体验、古诗词吟诵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打造复兴雅韵、复兴国风、复兴音韵、复兴寻访等“复兴系列”文化品牌,培养更多国际化的青年人才和具有知华、友华、爱华情怀的国际学生,引导中外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使者。二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学校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以世界胸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建设运营学校英文网站,网站自上线以来发文约500篇,获得约48万浏览量,全面展示学校形象,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提升。开展与上海公共外交相关的智库建设、咨政研究、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布国内首套公共外交译丛、举办科技公共外交论坛和沪江公共外交论坛等系列活动,学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外语学院对外传播创新青年团队获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