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上理工交出科技创新“新答卷”

参与研制的高质量低成本的高铁“接触线”,在纵横的高铁线路上,描摹着“中国速度”;医用航天冰箱参与多项空间医学实验任务,服务着“中国高度”;参与研制的国内第一台运动加速度达到2G的高端数控机床,镌刻着“中国精度”……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每一步跨越,都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不断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级,交出科技创新“新答卷”。

深蹲助跑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

20221月,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无色透明的玻璃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3d)半导体量子结构,点亮了全球首块纳米三维立体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这也是上理工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

在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从“0”到“1”的创新突破,虽然只有小小的一步,但却是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开头难”。近年来,学校原始创新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1542篇高水平论文,2022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90项,能动学院黄典贵教授获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2022年学校7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标志着我校在基础研究原创探索领域取得新进展。

从“0”到“1”,也源于多学科的融合协作,碰擦出了更多的创新火花。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20215月学校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20225月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33月学校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成为我校第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至此,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科包括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农业学,为迈向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筑牢了创新根基。

协同创新 为服务社会“蓄力赋能”

闯出“最先一公里”,还要突破科学技术的“关键一公里”。制造设计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机床,研发可以让肺部肿瘤无创消融的红袖刀、9通道核酸检测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国产超声刀、用科技力量让云南农作物走出大山……在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主战场上,学校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双碳经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建设领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学校积极践行“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赋能优势已经显现,科技创新成果“有点甜”。此外,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资源的集聚,学校打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校地之间的“围墙”,携手中国商飞、光明集团、上海电气、海南药监局、上海市公利医院,建立校地、校企、校医的全面战略合作,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双链融合 推动科创成果“落地开花”

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走进市场,在上理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技术转移转化这个科技创新的“后半场”,学校积极响应与践行国家与上海市的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与文件,重点从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体系等方面,畅通技术转移转化的“主动脉”和“微循环”:修订《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新增《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站管理办法》;打造专业化技术转移团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功能升级、品质升级,科技园挂牌上市企业1家、企业年产值从亿增长到亿元。

在技术转移体系的重要“关节”,学校则通过搭建平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级。长于“创新链”的我校和交医,携手工于“产业链”的微系统所和新微集团,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最大限度地把学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