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文化育人的“红色磁场”

有着117年办学文脉的上海理工大学镌刻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前身)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是“中华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唯一一位大学校长,早在1923年即诞生了第一名共产党员。学校充分利用好上海“党的诞生地”的丰厚红色资源,在建党百年之际挖掘以刘湛恩为代表的15位革命烈士事迹和23位爱国英杰事迹,打造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将红色文脉浓缩在10万余字展陈大纲中、镌刻在113件展陈实物上。项目获评上海市教委庆祝建党百年重点文化项目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大项目。

挖掘校史党史学科史,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大课堂

上理工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学校百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孕育了大批爱国志士、文艺精英、社会翘楚。学校不断对校史、院史、学科史进行梳理,凝练形成了“爱国图强、开放包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上理精神,引领广大师生把学校的红色基因内化为文化特质和精神动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犹如“盐”溶于“汤”,通过青年教师党史学习教育比赛、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新时代·中国说”学生讲师赛等活动,打造“寻访全国百个红色印记”精品项目等活动实现了红色文化育人化人,不少同学是在参观主题馆后,主动报名来做志愿讲解员。学校“百个红色印记寻访第三季”案例荣获2023年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示范项目,获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与活动,把主题馆打造成为学生“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校友“重温一课”的沉浸式大思政课堂

开展主题创作,构建文化精品育人生动课堂

学校充分发挥主题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以剧本为课本、以舞台为讲台,将创演过程、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融为一体,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现实。《刘湛恩》大师剧创排于2016年,已连续演出7年,累计公演、巡演16场,覆盖线上线下观众3万余人次,是上海市高校原创大师剧中演出时间最久的大师剧之一,获上海市教委大师剧“精品文化项目”。大师剧在众多参与排演的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湛恩精神”的种子。饰演刘湛恩校长的邓峰同学,在排演中深受老校长爱国情怀、民族大义的感染,选择携笔从戎,今年毕业的他决定从事警察职业,用实际行动传承践行老校长的理想与抱负。正如参演师生所言“排一部剧受到的教育,比上一年课还管用”,大师剧价值引领可谓成效显著。

强化区校协同,赋能大中小一体化共享课堂

学校深化区校合作,发挥文化辐射效应,赋能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共享课堂。主题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包含控江中学、上理附小、平凉路第四小学师生等在内的社会各界线下参观来访近1万人次,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充分彰显。目前,校史馆、音乐堂、美术馆、机械艺术博物馆和复兴路校区校史馆等共同组成了校内的红色文化场馆育人联盟。学校深化与国歌展示馆、上海韬奋纪念馆、李公朴纪念馆、王海萍纪念馆等文博单位的共建共享,通过请进来(办主题展览、专题讲座等)、走进去(参观学习、仪式教育等)、钻进去(史料研究、资源共享等),推动红色资源共建共享,发挥高校先进文化辐射力。主题馆现已成为区校合作、社区党建联建的文化纽带,拓宽了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内涵,入选“杨浦区人文行走路线”,相关教育活动和成果被《光明日报》《人民网》《文汇报》等重大媒体报道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