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理学院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5-10-01    浏览次数: 0

2025929日下午,理学院于卓越楼810会议室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汪文军主持。理学院院长黄吉平、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庆出席会议,学院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务办主任、低年级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会,围绕学院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解决路径与长效机制深入研讨。

会上,专业课教师结合教学、管理实践提出多项具体建议:一是优化辅导答疑时间,根据学生课程安排与课余时间灵活调整,确保答疑服务精准匹配学生需求;二是加强晚自习管理,通过明确考勤要求、安排教师值班等方式,提升晚自习学习效率;三是深化对学生的了解,通过课后交流、学业档案跟踪等,掌握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实现针对性指导;四是增加课堂互动性,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

汪文军在会议中强调,学风建设需坚持“强化协调,严管厚爱”,既要严格落实教学管理规范,加强课堂纪律、学业考核等环节监管,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困难与成长需求,给予个性化支持。李晓庆聚焦学风建设要“抓早”,提出要重点关注一二年级学生,从入学初期筑牢学习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协同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力量,凝聚学风建设合力。黄吉平指出,从三方面明确学风建设方向:一是推动专业课教师间的经验共享,鼓励相互借鉴优秀学风帮扶办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支持模式;二是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科研前沿与学科热点融入课堂,提升课程吸引力与学术深度;三是学风建设三支队伍协同发力,专业课教师是“高度”,负责专业知识传授与学业难题破解;班主任是“深度”,统筹班级学风建设规划与整体管理;辅导员是“广度”,覆盖学生思想引导、心理健康与日常关怀;三支队伍协同筑牢学风建设根基,体现合力育人“温度”。

据悉,理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工作,通过随机听课、学生座谈会、专业教师座谈会、教工支部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与教学协同提升学风质量。目前,理学院构建了“35圈”协同育人帮扶体系,“3段”按学业表现将学生分为前30%、后30%、中间40%,前30%学生通过科研实践计划“加小灶”,激发学术潜力;后30%学生纳入学院学业预警范围,实现提前预警与帮扶;中间40%学生通过学风跟踪周动态反馈机制,精准跟进学习动态。“5圈”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打造“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党员-家长-朋辈”帮扶网络。此外,学院设置了学业进步奖,激励学困生超越自我。

独行快,众行远”,优良学风离不开教风支撑。未来,理学院将持续强化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为牵引,推动教风、校风、干部作风齐抓共管,努力实现 从“种一棵树”到“建一片林”的跨越,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座谈会现场

供稿单位: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