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执手传薪火,讲台试锋育新人。11月14日下午,以 “赓续师范 传承师道” 为主题的“未来大先生”教师技能大赛在卓越楼117教室圆满落幕。为了满足理学院近1/3学生从事教育行业的客观需求,更好助力学生成长发展,学院精准自身定位,深耕“未来大先生”师范教育特色活动品牌。本次活动既是 “秋炫沪江” 研究生科技文化节的重要活动,更是我校学子锤炼教学本领的“实战练兵场”。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党委副书记李晓庆、关工委常委副主任陈瑞芳、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顾铮𠀡以及“五老”代表、导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
孟宝全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未来“大先生”教师技能大赛既是“秋炫沪江”研究生科技文化节中极具特色的理学院品牌项目,更是面向各学院学子、助力大家成长的“从教练兵场”。学院搭建赛事平台,旨在帮助青年学子打磨教学硬功、筑牢育人根基,助力其叩响教师行业大门,成长为兼具理想信念坚定与专业素养扎实的“大先生”,这既是对“人才培养”本质的坚守,更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孟宝全致辞
来自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1位参赛选手怀揣从教初心登台,以扎实功底与饱满热忱展现向“大先生”迈进的坚定步伐。理学院王昱欢、杨梦誉等聚焦“函数奇偶性”“光现象”等理科核心知识点,以清晰解析、严谨推导、生动互动锤炼教学基本功,尽显理科教学的逻辑之美与趣味;马克思学院朱慧卿、张晓雨等以流畅节奏、灵活方法深化知识解读,教学细节中凝聚对职业的敬畏,师生互动间传递教育温度。赛后点评环节,评审专家以“传帮带”育人传统为核心,送上精准指导。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顾铮𠀡聚焦课堂基本功,强调教学需 “教态自然、语调抑扬,让知识有温度、节奏有章法”;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瑞芳肯定选手授课松弛感与PPT适配度,鼓励保持教学自信;“五老代表”张卫国建议深挖知识深度,增强知识点延展性;导师代表原三领以“垫脚石” 为喻,勉励选手在实践中积累成长;青年教师代表田伟盛赞学子朝气担当,从教学创新维度指明提升方向。经激烈角逐与专业评审,张晓雨、张诗曼斩获一等奖;王昱欢、朱慧卿、张楠楠获二等奖;杜昕扬、孙康顺等6人获三等奖。荣誉证书既是对选手日夜打磨的肯定,更是学院深耕师范教育的生动见证。
选手授课现场
评委点评
颁奖仪式
此次赛事既是青年学子教学硬功的集中淬炼,更是师道精神的薪火相传,为 “未来大先生” 培养写下了扎实开篇。作为 “未来大先生” 系列品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育人实践的新起点。未来,理学院将持续完善 “以赛育师” 体系,以此次赛事为依托,陆续推出 “师道传承” 专题讲座、教育思辨赛等系列活动,从理论滋养、思辨锤炼、实践打磨多维度发力,在三尺讲台践行 “为学、为事、为人” 的示范要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 “大先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