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在上理工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1-17    浏览次数: 0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提升上海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指导、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与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上海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第二期)于1112日至13日举办。来自各高校的60余名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与非学历教育办学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时代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聚焦高质量发展,共启学习新程

1112日上午,开班仪式在上理工举行副校长张华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李建东主持张华回顾了学校百年办学底蕴与继续教育历史脉络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应“严守规范底线、强化特色培育、推动机制创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打造非学历教育品牌,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注入新动能。

张华致辞

李建东主持开班仪式

专家引领赋能,凝聚发展共识

本次培训聚焦体制机制优化、产教融合、援外培训、数智赋能、乡村振兴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授课、优秀项目分享、实地参观、学员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度交流。

在体制机制优化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福胜提出“认知、规模、内涵、品牌”四阶段成长模型,强调非学历教育应依托学科、服务战略、链接市场,实现规范与创新并重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介绍了“非学历教育与夜校模式双轨赋能”转型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区域移动课堂、信息化管理和品牌化运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全民终身教育。着眼乡村振兴,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提出了“双线双学”乡村人才继续教育路径,借助数智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推动乡村人才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同共进。围绕校内改革,我校规划发展处处长宇振盛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出当前上海高校正按照新一轮综合改革要求,系统推进学科布局、人才培养、人事制度与内部治理等多方面改革。在此背景下,继续教育应主动融入高校综合改革大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针对宏观政策,上海高校继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俞雷霖深入解析了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非学历教育创新项目,强调在政策引导下推动内容创新与平台能力双提升

在优秀项目实践层面,多所高校分享了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与落地经验。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先华聚焦产教融合,介绍了研习链与产业链互融的港航人才终身学习体系,助力港航人才生态圈建设与产业赋能;上海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书记陈巍围绕国际化发展,分享了以“双核牵引、双轮驱动、三线并举、学研一体”模式打造援外培训新高地的实践,推动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

主题报告与优秀项目分享

沉浸研学启思,体验未来教育

培训期间,学员们赴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德芳、数字化资源与环境开发中心副主任赵娜分别介绍了学院非学历教育办学实践与数智赋能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径。学员们实地参观了元宇宙未来学习空间与古代钱币博物馆,亲身体验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广阔前景

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学习

交流互鉴聚力,谋划发展新局

在学员论坛环节,学员分组围绕“规范管理与机制创新”“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结合专家观点与本校实践,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思辨中凝聚了“以规范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协同增效能”的广泛共识。

学员论坛

砥砺奋进新征程,谱写发展新篇章

1113日下午,培训在充实的学习与深入的交流中圆满收官。学员们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启发深刻,既有政策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上海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本次培训是上海高校非学历教育系统积极回应教育强国战略的又一次扎实行动,有效搭建了“共学、共研、共进”的交流平台。各高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际协同,共同推动上海高校非学历教育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阶段,为服务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继续教育学院(办学拓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