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学院举办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企业答谢会暨学院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 2025-01-13    浏览次数: 0

110日下午,出版学院“美美与共,携手同行”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企业答谢会暨学院发展论坛在卓越楼502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十余家合作企业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合作成果,展望未来合作的新方向。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蕊主持。

王蕊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与各合作企业紧密合作,共同书写了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今天的答谢会不仅是对大家辛勤付出的感谢,更是为了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大出版’‘新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随后,出版学院党委书记张华对学院2024年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汇报。张华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人才培养场景从“课堂书本”转到“田野实践”,政校企多向奔赴,为社会、企业发展注入了高校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合作方式能更多元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教科研科总监、利亚德集团——蓝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阳、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鑫、曼恒数字科技等行业头部公司代表出席本次活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盘应调转哪里?”各科技企业代表围绕话题畅所欲言,为与会者分享行业一线的前沿观点。“人工智能作为传播、承载变化的工具为高校学生创意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李洁分享道。“人工智能推动内容转型,高等教育更要做专业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周鑫从行业实际案例出发,分享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观点建议。陈阳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催生出许多行业新业态、用人新需求,目前动作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于专业动捕演员人才提出需求。

传统出版转型“已升级”,合作形式能更灵活

新华传媒党委委员、副总裁李鹏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建,澎湃新闻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黄杨,上海理光公司高级经理李超分享了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向新时期出版印刷行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尝试与成果。“已升级”的出版业态在迭代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出版学院培养的“大出版”人才与行业所需要的符合新时代多媒介、善交叉的新出版人才一拍即合,形成了高度契合的人才供给链。李鹏程表示,传统出版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亟需懂技术、能创作的具备跨媒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黄杨分享了澎湃新闻在多媒体融合报道中的创新实践,并介绍了微短剧的创新尝试。

“点赞”出版学子,合作场景能更丰富

上海宣康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榕表示,2024年,公司与出版学院工业设计系合作开发的“宣康一体化智能床椅机器人K-02”入选上海设计100+,他充分肯定了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展示出的专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携手相关专业学生,共同探索智能科技与健康生活的无限可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城市空间微更新》课程上的同学们的设计作品在空间整体规划和局部细节设计上,为提升园区环境品质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和启示,未来,多个设计方案都将根据园区建设规划进行完善实施。”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双全回顾与环境设计系的课程合作时说道,“与学生的合作,为园区提供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也促使我们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

人才缺口凸显,合作方向能更聚焦

上海科技报主任记者吴苡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总经理陈汶鑫、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总经理吉志军就科技传播的交叉人才缺口分享了各自见解。吴苡婷表示,自己作为学院校外行业硕导,对当下学院新闻传播人才的交叉培养方向十分认可,并根据行业科技报道人才亟需现状,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提出进一步聚焦的建议。聚焦交叉人才培养成为多方共识。学院将继续积极响应行业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精准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填补科技传播领域的人才缺口。

“创意思维”+“工具解题”,合作思路能更清晰

阿凡提影业董事长郎冰、盛趣游戏美术中心总监林蕤、胧爱集团董事长蒋公宝围绕设计创意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下,如何转变培养方式,更新校企合作思路展开讨论。林蕤表示,人工智能时代需重塑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模式,AI工具作为辅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是具备创新能力,拥有知识储备,能用工具解题的复合型人才。

会议合影

 

供稿:出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