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校训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 2015-12-03    浏览次数: 122

 1、做法措施:

    (一)利用学科优势,组织教工第二党支部、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学习、讨论、研究、编写教案、小册子,使教师也受到一次校史教育。

    (二)针对全校本科生宣讲校史、校训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以一节课的内容集中讲授沪江大学校史及历史上的沪江人,沪江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及在近代国家的形成和建设中的深远影响。特别是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大力宣传抗战时期沪江人的英勇事迹。

    我校有35幢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的命名、历史都是中西方文化在沪江校园的体现。通过这些优秀建筑的丰富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上理工校园的交流、融合和发展,以及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历史。

    (三)今后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抗战时期沪江人的英雄事迹沪江优秀建筑。

2、成果展示

    经过努力,完成了预期成果:

    (一)整理、编写了两万余字的“抗战时期的沪江人”、“西方文化与沪江建筑”两本小册子。

    (二)编写二个ppt教案“上海理工大学校史------抗战时期的沪江人”,“西方文化与沪江建筑”,并且近代史纲要教研部所有老师在本科生课堂上进行讲授,获得好评。

3、创新点或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了校史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我校拥有的丰富深厚的校史文化资源和深刻的校训精神资料,充分开发校史文化资源,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纲要”课程穿插讲授校史校训、抗战时期的沪江人,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课程。

    (二)增强了学生爱校爱国精神。在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纲要”课中,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穿插讲授上海理工大学校史和校训,以历史上的上理人爱国主义的经典例案进行集中的讲授。既可以深化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又可以结合本科生的个人体认和感受,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领略沪江人的爱国精神和“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丰富内涵,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优秀历史建筑的来龙去脉,增强审美意识和能力,激发爱校热情。